方面讲,也足够割据称雄,保卫疆土,在青史留下一个响当当的大名,难道还怕他袁术不成?”最后,他还强调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,刘使君你不答应也得答应。
为了让救命恩人的事业更上一层楼,大名人孔融也不辞劳苦劝说了刘备一番。孔融说话一向比较直接,这次也不例外,他首先指出袁术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,至于他家的牛人祖宗们早就挂了,还在乎他们干什么(冢中枯骨,何足介意)?接着,孔融以大学问家的身份,从天人感应的高度下了断语:“今日之事,百姓与能,天与不取,悔不可追。”(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)
于是,刘备不再推辞,走马上任,接任了徐州牧。
有人认为,刘备当上徐州牧,是拉拢日后的大舅哥麋竺演的一场双簧戏,所谓的陶谦遗嘱,纯属弄虚作假。这未免将麋竺的能量看得太大了,当时的形势下,如果没有陶谦的遗嘱,一个政府秘书长是很难服众的;再者,陶谦有两个儿子,临终之前不会只有麋竺一个人在身边,如果是麋竺的一面之词,那很容易被人揭穿;加上刘备远在小沛,来到徐州还不到一年,根基不稳,兵力又少,不可能武力胁迫徐州干部乖乖就范。何况陶谦的嫡系丹阳派手中不但有兵,而且占据重要职位,真要闹起来,刘备也很难摆平。
徐州不是只有几座城池的小地方,而是当时全国十三州之一,管辖东海郡、广陵郡、琅琊国、彭城国、下邳国共五个郡(国),六十二个县,根据汉顺帝时期(126—144年)人口普查的数字,共有人口约二百八十万,是名副其实的大地方。
当上了徐州牧,刘备和他的弟兄们都很高兴。
奋斗了整整十年,终于混出头来了。
现在的刘备,不再是涿县街头摆地摊卖草鞋的贫穷少年,不再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有志青年,不再是寄人篱下漂泊无根的乱世浮萍,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,成为一镇诸侯。
但刘备清楚,在这样一个靠实力说话的乱世,他这个徐州牧能当多久,还是个未知数。
天上掉下个徐州牧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